清晖奖学金专访 | 杨帅杰:当行业在发展时,一定不能停止奔跑
发表时间:2020.10.20
浏览次数: 次
“同济大学清晖项目管理奖学金”设立于2019年,旨在进一步激发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认真学习项目管理前沿理论、践行项目管理先进方法,促进项目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奖学金为期五年,计划每年奖励4名品学兼优、在学术科研或职业发展中有突出表现的同济大学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在读研究生。希望“清晖项目管理奖学金”的设立能更好地推动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在同济学子中的认知与学习。
“每天让自己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哪怕只花一个小时,状态要维持住。如果停滞的时间过长,思维一定会固化,效率自然就会特别低。”
杨帅杰,男,2011年本科毕业之后进入同济大学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专业性的结构设计、以及后期设计施工配合管理工作。
2018年进入上海同济大学,目前工程管理硕士(MEM)在职研究生在读。
2019年12月获得2019年度同济大学清晖项目管理奖学金。
本文内容基于对杨帅杰同学采访的口述整理所得
察觉到欠缺,便自然想要成长
清晖:杨先生您好,知道您工作非常忙,还是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先恭喜您获得清晖奖学金。
杨帅杰:感谢清晖公司提供了清晖奖学金的计划,也非常感谢对我们的支持。
清晖:请杨先生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吧,包括您的个人经历和工作经历方面的。
杨帅杰:好的。我是2011年本科毕业之后就进入了同济设计院,从事结构设计的工作,到现在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主要的工作还是进行专业性的结构设计,包括前期的设计,后期的一些施工和配合管理之类的。
同济设计院是国内有较大知名度的大型设计院,我所在部门主要从事共建类项目的设计,比如体育类场馆、展览馆等,我工作了近10年,大大小小的项目也参与了很多,大概有三四十个。从结构本身的设计来说,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对于整个项目的管理,近些年来觉得还是有些有所欠缺的,因为本身是一名工程师,所以想再去接触一些管理类的知识,来提升一下自己。
清晖:所以您工作这么多年之后重新又考回同济了是吗?
杨帅杰:对,还是想提升一下自己。
其实是这样,结构专业是一个工科类的设计专业,结构设计的宗旨是把建筑的方案落地,并且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合理。就是你这个房子不能遇到地震,或者是大风的时候有不正常的变形,更严重一点,甚至出现倒塌类情况。
看上去它好像只是一个单一的阶段性地工作,但现在我工作时间长了之后,发现它在整个项目当中起到的作用,或者说影响会越来越大。但是我前面的工作可能太聚焦于本身的专业工作中,没有站在整个项目的全局中去考虑它的合理性,它对于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一块是我意识到自己比较欠缺的。因此学习项目管理,包括重新回到校园也都是基于这个出发点,我需要对整个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去进行本专业的工作。
清晖:明白。您在考试过程中因为又要工作又要考试,有没有觉得遇到难以平衡的时候?
杨帅杰:主要是时间上会挤压得比较厉害,因为白天要工作,晚上以及周末都需要复习一下考试的内容。虽然说的确是累一点,但是换回来了一些知识上的储备,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的。
最大的收获,是维度方面的提高
清晖:不知道您在之前对我们清晖有过了解吗?当初您为什么想到来申请这个奖学金呢?
杨帅杰:这个说实话,一开始还真的没想过要申请。但是有一次你们清晖的一个老师到我们学校做了一个演讲。
清晖:那应该是我们的创始人傅永康老师。
杨帅杰:对,那场演讲的确很吸引我。那次也了解到,清晖是国内较早开办项目管理培训的公司,特别是你们公司的愿景“项目管理助力改变世界”,我觉得跟我自己的理念十分契合。加上我本身再来学习MEM,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够真正进入项目管理专业,为项目管理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这才决定申请一下你们的奖学金。
清晖:您在申请奖学金的过程中觉得什么困难的事情吗?前面采访了一位同学,他说其实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自我剖析,在整个回顾的过程中,要真正地直面自己。
杨帅杰:我到觉得不是特别困难,但他讲的有一点我觉得挺赞同的。对于自己前面一些年工作的总结,我的确在其中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因为我在总结自己工作的时候,发现前面的一些工作真的是比较单一,太过专业化,没有往整个项目的全过程中去做一个深入。
清晖:是遇到了哪一个项目会让您有比较深刻的感触吗?觉得自己真的需要去全盘地学习管理相关的知识,有没有一个比较难忘的项目?
杨帅杰:我现在这两年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已经比较难忘了。
首先第一点,我们以前进行结构设计工作,只要管好自己本专业的一个设计,然后对于造价工期这个方面,在设计工作当中,我们的参与度或者是对他的关注度是很低的。但是呢,造价工期对于整个项目来说,又是影响很大的。
因此,我们就发现在这些项目中,前面有很大的工作是在配合业主或者是配合整个施工单位进行一些造价上的控制,然后还要进行一些工期的控制。我的结构体系方案,可能会有两到三种都适用于这个项目的。可真正结合到造价、施工周期以及现场条件,我就需要重新再去制定方案,去选择一个现有条件下的最优解。这样其实对于我来说,是增加了工作量。
所以你说哪个单个的项目印象深刻,只能说我们最近几年的项目都会有这个问题,这也迫使我要去了解整个项目管理的一个方法理论,来倒逼自己去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清晖:您现在重新入学之后,接触了系统的项目管理方法理论,觉得现在的工作哪方面得到了提升?
杨帅杰:说得直白一点,是思维的提升,整个人的维度更高了一些。不单聚焦在自己的专业上,整个项目过程也会为别的单位去考虑一些事情,不会只关注自己眼前的工作,会考虑别人如果怎么来看这个工作,会考虑别人在工作中存在着哪些困难。
建筑工程项目它是一个非常大的体系,需要非常多的部门来配合。以前基本上很多部门,比如像我们设计院,出完图就扔给施工单位让他们去造,出现错误什么的,我们再去修改。但现在可能就不一样了,我们各个前后单位的介入时间点、程度都会不一样。施工单位可能介入的时间点会比之前早,然后我们设计团队介入的阶段会更早。
之前的话,在一个项目开始前,较早去介入的肯定是建筑专业,他们需要对于整个建筑的外观、功能进行定位设计,像我们结构设计可能是在建筑方案完成之后再去参与。但现在不会了,现在很多项目都是结构提前参与,因为第一个考虑到造价因素,如果结构介入过晚,建筑方案做完之后,结构可动的余地就很小,就会造成造价上面的调整性难度比较大。
还有就是,如果是一些非常复杂或是异形建筑的话,他可能会造成造价高,工期长,难度大。所以我们现在在项目过程中参与的程度更深、时间也更早。
也还包括一些后期施工单位拿到我们的图纸之后,结合现场实际的工作情况,到我们各个公司单位,进行一些协调沟通跟整个全局上考虑,我们设计是不是合理?需不需要优化或者调整?因为有些东西,尤其是像地质条件这种,你需要到现场,跟现场的资料配合之后,才会有一个非常真实的情况。
这就是一个维度和思维的提升,站在全局去考虑,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眼前。
粗放式行业中的干系人沟通
清晖:听下来感觉您这个工作需要跟各方的沟通比较多是吧?
杨帅杰:对,从专业来讲,我们是一个设计工作,但现在的产业形式使得它需要进行沟通,然后全过程的参与程度更高了。
清晖:您在这种沟通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吗?其实我们按项目管理来说的话,这算是干系人管理,干系人管理其实也挺困难的,因为要满足各方的需求。
杨帅杰:真的很难。因为建筑行业其实这么多年它的发展一直是比较粗放式的,它还没有发展到一个比较正规的阶段,人的因素在其中的占比很大。有些时候你是无法用技术层面的知识进行沟通的,只能通过一些我们有一门课上老师所讲的“行政式干预”手段来解决。本身这些建筑项目牵扯到的投资就很大,然后利益牵扯方又很多,所以沟通起来的确是有些困难。
再一个我们这个行业合规性不是很高,如果是每一步都有规范的情况,那可能就问题不大。像银行业一样,一步一步都有不同的监管,不同的部门去审核或者什么。总的来说,这个行业还不在一个特别正规的阶段,不过这两年已经在不断地走向正轨了。但就现阶段来说,跟各方和对其他单位之间的沟通还是比较困难的。
清晖:在这样困难的沟通中,您有什么方法去应对和处理吗?
杨帅杰:方法的话,我觉得是真诚。因为我们行业各方面正在朝正规的方向走,现在沟通还是要拿出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或者是表明你的工作是在为他们着想的情况下去进行的。在这种状态下,他们还是比较能接受的。
当然你如果碰到有有些不讲道理的,那什么办法都没有,可能只能行政沟通了。不过正常情况下,你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会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他们现在都是比较能接受的,这其实也算是一个人性化的管理和沟通,而且朝着一个比较良性的方向在发展。
清晖:在做过这么多项目以及重新去学习项目管理之后,可以谈谈您眼中的项目管理吗?
杨帅杰:从理论上来说,项目管理是运用方法在现有条件下做出有效的一些计划、组织、管控。但其实在实际当中,在我们很多的项目进行中,在很多阶段其实计划得没有那么周全。很多项目可能它的时间要求非常急,比如说某个地方要建一个办公楼,他在某某会议或者是某某一个官方活动中要去使用的,要多长时间完成。这个时候各方拿到这个需求就开始进行各自的工作计划,但其实此时各个单位之间是缺少一个很有效的、全局性的组织计划,这就会导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后期各个单位集中到一起的时候,在实施过程会碰到非常多的问题,结果就会导致各方在扯皮。
清晖:您面对这些问题一般的话您会怎么处理呢?
杨帅杰:我一般会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是我们的责任,或者是我们应该处理的事情就积极配合。其实有些事情从你专业角度上来讲,你这么做完全没有问题。但有的时候从几个单位串联的情况下来看,或者是从整个项目的角度来看,你这个做法或许就并不是最合理的。
在学习了项目管理知识之后,现在我觉得我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我会替别人去想一些问题,会去想整个过程,会在现有条件下思考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一个方法去解决问题。
清晖:其实相当于是,我帮助你们来解决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我的问题。
杨帅杰:对。互相帮助,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虽然这样可能会导致自身工作量的增加,但从全局来讲是有利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更能赢得业主的信任,对后续的一个关系的维护也是非常有用的。
清晖:其实总体听下来我觉得您在整个工作或者方法的应用上面,其实是偏敏捷的。您在管理和平时工作中会使用什么工具或者方法论吗?
杨帅杰:其实用的很少,还是比较粗放式的。反正从我们行业设计类来说,用到的管理工具真的比较少。倒是我们的施工单位和开发商,他们公司内部有一套管理体系,包括详细的流程。
连贯的学习状态,必不可少
清晖:想问一下您平时有没有什么获取这种最新或者比较前沿知识的一些渠道?
杨帅杰:我们有渠道其实还挺多的。现在因为科技也比较发达,我们单位本身就有前沿讲座,而且我们自己单位有自己的培训学院,会不定期地对我们进行培训。然后还有各种建筑类的公众号也会推送很多前沿的一些论文,一些经典的、比较优秀的建筑案例,我平时都会去看。
我们企业也有自己的企业内刊,会对优秀项目进行介绍,包括一些行业内的杂志,单位也都有专门订购这些杂志来给我们阅读。
清晖:你们单位学习机会真的还蛮多的。
杨帅杰:对,而且我们的培训学院是强制培训的,会要求我们去学习一些新的理念,好的案例。
清晖:明白,您平时工作已经这么忙了,然后单位又有很多学习培养计划。您会不会觉得工作、学生和生活有些难以平衡?
杨帅杰:也还好,因为我们还是比较人性的,工作的安排不会说把你压缩到完全没有任何时间,还是会合理地安排工作量。但是上课那段时间还是比较累的,因为周末要上课,然后周一到周五要上班。
清晖:那您在这种疲劳的过程中有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杨帅杰:这个倒还真的没有什么方法。针对这个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话,其实就是按部就班地复习就可以,关键是你得花时间。不能说看两天休息三天,要有一个连贯的学习状态跟意识。肯定是要花时间的,想很随随便便地看一看就去参加这个考试,估计天才可能可以,一般的人还是需要复习一下,每天让自己保持有一个学习的状态,哪怕你每天只花一小时,让自己有一个学习的状态,你如果停滞时间过长,那备考的效率肯定就会特别低。
清晖:了解。工作之余,您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杨帅杰:基本上我兴趣爱好像平时体育运动为主,打羽毛球、划船然后跑步,还会去旅游之类的。
清晖:是自己吗?还是约上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或者驴友之类的?
杨帅杰:都是一群人。不过今年还是老实一点比较好,疫情原因哪里也都不安全。
清晖:您除了在职研究生,未来还有什么进修或者学习的规划吗?
杨帅杰:有的,我最近在看法考。虽然我们这个行业,现在还是一个比较粗放式的状态,但我觉得以后整个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正规。而且因为我们的整个建筑项目会涉及到特别多单位,那么也就会涉及到很多的合作,有合作就会有合同,就会有法律问题。我觉得这一块在以后的整个管理过程,或是整个项目进行过程当中会有一定的发展。
清晖:这方面的知识补充肯定对工作也是有益处的。那杨先生关于我们的今天的采访就告一段落了。祝您在事业和生活中都继续进步,也十分感谢您的支持,我就不耽误您时间了。
杨帅杰:不客气不客气,也感谢你们的采访,也祝清晖发展得越来越好。
推荐文章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董京京:坚守初心,深挖专业,提升自我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焦敬博:砥砺前行,追求卓越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刘翠敏:严谨求实,笃行不息,共创未来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吴伟:学思践悟,不负韶华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郑博文:躺赢不可能 奋斗正当时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嵇楠:三十而毅,勇往直前,坚守初心,方得始终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李杰:终生学习,做时间的朋友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王大力:永远熵减,永远年轻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王想:手握两把不甘平庸的钥匙,收获理想果实
- 清晖奖学金专访 |冯润鑫: 做眼里有光、心中有火、脚下有路的项目学人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黄冰雷:一个长期主义者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毛艳红:你要拼的,是终身学习的能力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张楚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杨帅杰:当行业在发展时,一定不能停止奔跑
- 清晖奖学金专访 | 毛沛益:保持好奇,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