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心

讲师专访 | 理性与感情并存的项目管理落地哲学派

发表时间:2021.02.01

浏览次数:

王苏西老师简介

清晖项目管理资深讲师

江苏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江苏省级智慧环保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17年科研开发管理经验,擅长物联网产品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技术

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 (PMP)、产品经理国际资格认证(NPDP)、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CISP)、华为云MVP、无锡市2021年优秀CSO


以下内容根据王苏西老师采访语音整理

采访者:珊珊

珊珊:王老师好!十分荣幸能够采访到您,跟您沟通交流。首先请您先做自我介绍~

王老师:清晖的小伙伴们好!我叫王苏西,目前是江苏一家科技企业的研发负责人。我本人是计算机专业的背景,在研发项目管理方面有十几年的经验,从大家都还没有项目管理概念的早期,到如今项目管理在国内得到这样巨大的发展,算是看到了项目管理逐步推广的过程。

 

“做项目管理老师,除了分享经验我吸收了更广阔知识”

珊珊:您成为项目管理讲师,是在怎样的契机之下?

王老师:其实我本人是我们清晖的学员,2009年当时正值清晖无锡开拓新市场缺讲师,傅老师(清晖创始人)就推荐我去做这件事情。接下这个任务到现在,已经是陪伴咱们清晖十几年的时间了。

珊珊:您有很多实战经验,又是一名理论讲师,这两者综合来看,您作为项目管理讲师的感受,可不可以给我们谈谈?

王老师:做项目管理的讲师对我来说还真的是一种兴趣爱好,工作中我所处的公司都是一直在运用这套项目管理的理论哲学的。我所处的行业是制造业,也会涉及从软硬件到生产的整体流程,所接触面还是非常广的,但也因为这个行业缘故,也受我自己时间、精力约束,也只有在这几个固定行业循转。

走出来,成为一名项目管理讲师一方面帮助我更好地把理论实践化,更重要的是帮助我扩宽了行业认识。我会认识不同行业的学员,有汽车制造业、医疗业、也有新型的光伏行业等等。最初可能是他们从我这边去获取一些建议,但在常年联系中,我也从他们的实战困惑中得到一些启发和吸取。

所以,对我来说当项目管理老师,不只是单纯地分享自己经验的过程,也是吸取更广阔知识面的过程。

珊珊:双方都会有种知识的交互。

王老师:对,有的学员还是零几年的时候认识的学员,我们都一起保持联系。还有常州的一些学员,我们的关系都很好,都会相互走动。

 

“清晖是一家学术气息非常浓的公司”

珊珊:您刚才提到成为项目管理讲师是傅老师的推荐,您当时为什么会同意?

王老师:从项目管理角度来看,清晖算是我的母校。我当时所在的公司算是比较早在做项目管理的,于我来说工作和理论是有些结合的,当时我考虑说不定能够趁此机会接触更多的人,与各行业的人近一步交流,更好地做到项目管理的知行合一。

加上当时上过一节傅老师的课,傅老师的儒雅和博学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且他敢于放心地把一个新兴市场交给我配合几个年轻的清晖小伙伴一起去开拓,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信任。

珊珊:在您与清晖这么久的合作过程中,觉得清晖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王老师:清晖其实还是学术气息非常浓的一家公司,就像它的名字ChangeWay,它是非常乐于迎接挑战的公司,这种感觉跟傅老师本人的气质是十分相似的。傅老师虽然是理科的背景,但喜欢看书、作诗,相当于傅老师他本人综合起来就是清晖的特质,有很好的文化底蕴,但跟现代信息社会也是紧密结合的。

那么多年我是看着也陪伴着清晖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从最早老师和学生现场互动,到现在面授、远程同时授课,以及专注服务的清晖社区,这已经是一种综合形式的培训,我觉得清晖的发展是愈发丰满。

清晖讲师王苏西

“项目管理是以多变为不变,最后应对多变的哲学”

珊珊:王老师,可不可以给我们讲讲您是怎么看待项目管理的?

王老师:我从企业的角度来谈谈项目管理吧。现在都在喊VUCA时代,说时代在不停地变化。那么在变化的时代,怎么样做好企业管理、团队管理?我理解其实就是重要的产出,你的产出决定了企业的效益,决定了团队在整个公司里面的地位。这个产出就是我们项目章程里面的目标,当你想把些事情做好的时候,我们的项目管理哲学就能发挥百分百的作用。

怎么样在VUCA时代保持灵活的方式、高效的选择、选对的人进入团队?又怎样保持系统思维、选择正确的决策来运作?这些都是我们项目管理哲学里面推崇的。VUCA时代不停地变,项目管理其实就是矩阵管理,来用一种对的人、对的事,用一种动态的方式来打破我们所谓的深井模式,考查最后的可交付成果。

项目管理这套哲学虽然已经很多年,但它依然会继续演绎下去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灵活多变的理念,是一个以多变为不变,最后应对多变的过程。这个所谓的不变是我们项目管理的哲学,包括我们在学习第1-3章里面讲的项目经理的铁三角能力、我们项目经理的职业道德、在运作整个项目中的管理方法。这就是我所说的从变到不变,最后应对多变。

珊珊:我们都知道项目管理考试的新考纲在将来会有很大变化,更注重了敏捷相关的知识点。敏捷它提倡拥抱变化,您觉得大家所谓的“传统”行业适用的PMP知识和拥抱变化的敏捷,两者之间的辅助关系应该怎么理解呢?

王老师:这个问题还真的特别适合我,因为我本身是软件背景。在中国都还没有怎么开始推行敏捷的时候,9年前我当时所在的美资公司就开始尝试这种方法。我们试验了很多种敏捷,从XP(极限开发)、TTD(测试驱动开发)、到Scrum(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后面我们演绎成叫CScrum。既要保证项目宏观层面在组织管理中符合CMMI5的成熟度管理模式,又通过实行Scrum模式在微观的timebox周期中保障了热烈迎接变化的灵敏度。

其实我们传统行业瀑布式的项目管理和敏捷式的项目管理没有那么大的冲突,所谓“传统”的项目管理,它和敏捷唯一的差别就是周期。敏捷是2-4周的timebox周期,而我们的“传统”的项目管理没有谈时间长度,只定义了它的时间管理中必须有启动和收尾。反过来去想,每2-4周你要把你的可交付成果拿出来验收一次,这和PMP每个阶段要验收的逻辑是一模一样的。它唯一跟我们“传统”PMP有一点点区别的事情只在于章程,我们“传统”的PMP是把可交付成果锁死了,敏捷是每阶段立一个目标。

很多人误会我们“传统”的PMP理论与敏捷是矛盾的,其实只不过是把我们PMP的理论进行微小化,以2-4周为周期在做。我们一直讲要进行裁剪,选择性的裁剪其实就等于敏捷。

珊珊:敏捷就像小阶段的里程碑,可以这样理解吗?

王老师:对,其实就是这样的。当然敏捷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细节的玩法。敏捷其实是一种泛概念,但不管这个泛概念怎么泛下去,始终都离不开PMP的时间、范围、成本、质量。而且PMI也是迎接变化的组织,它每到四年会对新兴的一些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可核心思想从来没有变过。

珊珊:您有印象比较深刻的项目吗?当时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相当于给我们分享一个实战案例。

王老师:其实现在回忆起来我没有觉得哪些项目是不可攻克的,也没有哪个项目让我觉得刻骨铭心。项目困难不外乎几种情况:一种是团队各个方方面面都在你身边,但由于复杂的人际关系推动不下去;还有一种团队结构区域复杂,造成是沟通效率低下,导致出现问题的项目,比如我原来所做的跨国家项目,遇到问题时没有办法进行定位,因为时区差异导致沟通成本无限上升。

做项目无非就是搞定人和搞定事。怎么搞定人就要根据实际情况,你当前的事业环境因素去决定。这里的事业环境因素是整个公司的氛围,每个不同的部门的氛围,还有组织架构所决定了你的话语权。

作为项目经理,在这种过程中不断要做的事情就是“舍与得”,你必须在时间、成本、质量中找到平衡。你所涉及到的人,他的KPI永远决定了他对你的诉求,也就决定了他对你是阻力、还是助力。一个人是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搞定所有人的,要在取舍中抓住核心的人、核心的事,从而把项目推动下去。如果能做到这样,我觉得没有搞不定的项目。

清晖授课讲师王苏西

“如项目管理一样管理人生目标”

珊珊:一段很有启发的分享~王老师您在繁忙的工作中能保持这样一个资深项目管理讲师的水准,是如何进行学习,不断地有知识补充?

王老师:我个人是有两点,一是对时间片的利用,像我本人是住在苏州在无锡上班,每天上下班要花三个小时,这三个小时也可以浪费,也可以利用。我会选择把本来要念的书放在这个时间段里去完成。

第二点是,我会给自己设立大目标和小目标,就像我们国家一样的,有长久发展目标和短期发展目标。长期的就肯定是大目标,类似于愿景。小目标就可以定一个季度必达成的阶段目标,这样就会有方向感和验收标准,效率就会高很多。

其实很多时间大家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浪费掉了,比如你想做一件事情,但没有验收标准,也就是没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首先你一定要明确行动,哪一天开始,什么样的标准?比如我决定从下周开始每天念30分钟英语,这30分钟会在我一整天的哪个阶段?如果遇到意外,我用什么方式去弥补丢失的这30分钟?如果连续一周我达不到每天30分钟,要怎样调整?三个月后,我又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检验我的学习效果?这跟我们的项目管理很相似的,用这样的方法,自然能够完成所设立的目标。

珊珊:您每年也会按照这种方式在年初的时候给自己定下目标吗?

王老师:差不多是,我自己有比较长远的五年的计划,然后围绕我的五年计划去不断地调整能够让我达到目标的方式,年底做一次复盘。

珊珊:您在做项目管理讲师之初,有没有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或者标准,我要成为样的项目管理讲师?

王老师:我是希望成为实战型的项目管理,跟学员之间的关系是互通有无的。除了把我已知的,可能是比他们更熟悉的理论知识教给学员,也希望大家能一起交流,互通有无。

珊珊:您觉得好的项目管理的讲师,应该具备哪些特点或者什么样的特质呢?

王老师:每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不一定都具备某种特定就是特别好的,保持多样性才能保持学校的多样性。唯一我觉得需要强调的就是一个老师跟学员的亲和力和互动能力。

珊珊:您觉得做一个项目管理讲师,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老师:思维面的扩宽和提升。我前面其实也提到了,我很希望跟学员互通有无。在跟学员互动的过程中,我的思维会变得更广泛,每年我都会接触大量的学员,而且这个数量是在一年年往上递增的,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学员,他们也会给我很多想法。当你的知识面越广,你的思维就越系统,思维越系统,能力就自然会越强。我甚至觉得我现在能拿到这样的职位,也是得益于跟学员之间的互通有无。

清晖王苏西老师授课中

“备考PMP,请相信清晖给出的实践流程”

珊珊:非常棒的一个正循环!王老师我们最后一个问题,想请您给我们的学员送上一些备考心法。2021年的考试,四月份和六月份合并,这个备考时间延长,怎么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时间?

王老师:刚好前段时间我也跟我班上的学员讲过。我们追求的其实是最优,这个最优来自于以前的经验,这个经验学员没有,但是清晖有。

大家目前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助教老师请你去念课本的时候,你就去念课本;请你去听音频时,你就去听音频。让你做卷子时候,就老老实实做卷子,一切按照建议走,相信清晖给出的”实践流程”。

珊珊:是这样,我们有时候看学员的备考感悟也有提到,按照清晖的步骤,考试顺利通过。

王老师:我们清晖的通过率还是非常好的,因为清晖践行的是踏踏实实的一种模式。只要步调一致,都会拿到好的成绩。

珊珊:十分感谢王老师今天的分享,相信清晖的小伙伴一定受益匪浅!我们的采访就先到这里了。

王老师:好的,再见~

推荐文章

服务热线

400-880-5680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上海清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10021952号-1

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吴剑勇律师

知识产权声明:本网站所用到的PMI、PMP、PMBOK、OPM3、PMI-ACP、PgMP, PMI-PBA, PMI Registered Education Provider logo 等商标均为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Inc.注册所有.

ITIL® , PRINCE2® and MSP® are registered trade marks of AXELOS Limited, used under permission of AXELO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